最近大家又開始在教陳小妹新的問與答
題目是你幾歲?
- Apr 28 Tue 2009 09:33
你幾歲?
- Apr 23 Thu 2009 14:15
心月懷石料理
- Apr 23 Thu 2009 13:55
從嬰兒吐奶看健康
從嬰兒吐奶看健康
許多小嬰兒在喝奶中、喝奶後或是排氣打嗝時,會從嘴巴,甚至鼻孔中突然溢出奶,讓家長心慌慌!小兒專科醫師王成俊提醒家長,嬰兒的吐奶,家長應觀察是回奶還是嘔吐,若是單純的回奶,不必擔心;若是連續回奶或是嘔吐,則代表身體有毛病,應就醫診治。
- Apr 23 Thu 2009 11:17
嬰兒的睡眠
老一輩的媽媽哄寶寶睡覺時,常在嘴中輕唸著:「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不可否認的,睡眠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嬰幼兒而言,更顯得十分重要而不可或缺,睡眠對於寶寶的生長及發展影響十分深遠,並且無論老少,也都無時無刻受到睡眠的巨大影響。
寶寶的睡眠時間需要多久?
- Apr 20 Mon 2009 16:05
小小妹面臨許多的課題~
提早了三個月來到人世的小小妹
也比她的姐姐要面對更多的課題
- Apr 20 Mon 2009 15:59
如何照顧異位性皮膚炎
如何照顧一個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鄭國良 醫師 / 鄭國良皮膚科診所】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炎,患者通常在新生兒或幼兒期便會發生皮膚變化,根據統計50%的患者在一歲前便會有皮膚的症狀,而這種皮膚病的患者約有 80%會逐漸合併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其他過敏症狀及血液中IgE較高的體質,而家族的其他成員也常有類似過敏的疾病。 皮膚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症狀就是「癢」和「皮膚敏感」,這種癢尤其在傍晚到晚上會更加嚴重。由於遽癢忍難,患童開始搔抓而破皮、出血甚至導致細菌感染。 皮膚的症狀則可依發作的時間、年齡而有所差別;在新生兒時期發作時通常屬於急性期的皮膚症狀也就是會有紅色丘疹、抓搔、破皮、水泡甚至有許多分泌物的現象。疹子主要分布在頭、頸部或四肢伸側處。等到年紀較大後,會呈現較多慢性的皮膚症狀如很明顯一條一條粗糙的皮膚紋路或黑色素的沉澱,而這時則主要分布在四肢彎曲及身體皺折處。 50%患者到了二歲以前可逐漸減輕,而絕大部分到了青春期會幾乎痊癒只留下容易發癢及過敏的症狀。
- Apr 20 Mon 2009 15:13
早產兒的神經發展問題
早產兒的神經發展問題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神經科 周彥廷 |
||
早產兒在身體機能未成熟前就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因此他們會發生後續併發症的機會比一般正常小嬰兒來得高,長大後也比較容易有發展遲緩的問題。例如早產兒的肌肉張力會比較低,因此四肢都會比較軟,但如果受過一些腦部傷害,就有可能長大後會引起高張力的情形,甚至是整個人呈現角弓反張的姿勢。其實除了肌張力增強這種外觀明顯的問題外,還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以下簡述幾點,提供守護巴掌天使們的父母親來參考。
對於發展遲緩的治療,除了找出原因之外,儘早做相關復健更顯得重要,因為小朋友的腦部都還是處於正在發育的階段,所以越早開始學習能力越佳,成效越好,這就是早期療育的觀念。對於首守護巴掌天使們的父母親來說,「觀察」孩子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工作。照顧這些孩子除了要注意吃的好、成長情況、大小便是否順暢之外,也要仔細觀察孩子什麼時候會翻身,什麼時候會坐、會爬、會走路、會說話等等的發展問題。如果出生後明顯全身肌肉都很軟,呈現低張力狀態,或是肌肉張力越來越強,或是矯正年齡一歲後都還無法走路或說爸爸媽媽等簡單兩個字的詞時,就要趕緊尋求專家協助並安排復健治療。 |